通威时评 | 不用扬鞭自奋蹄
2025-08-05

e8cbbc524a245882f8f984fabff70f67.jpg

7月,“中国政经第一刊”《南风窗》封面报道专访刘汉元主席,聚焦中国光伏助推全球能源革命,重磅报道不仅仅又多了一个“10万+”,更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光伏崛起的企业样本,在媒体的观察中,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通威43年来一次次成功穿越周期,坚定信心的背后,是拥有一个稳定良性的内生机制。所以,无论经历怎样的调整、改变和完善,作为一个整体、庞大的组织,始终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不用打鞭子,通威就会往前跑。”主席接受采访时如是形容。

“不用扬鞭自奋蹄”,本是形容老黄牛勤耕不辍的质朴意象,放在今天的商业语境里,恰是通威43年发展最鲜活的注脚。从80年代的四川小作坊,到今天的世界500强;从引领中国水产饲料转型升级,到助力中国光伏领跑全球,通威的每一次跨越,都源于对“不进则退”的清醒认知,成于“追求卓越”的“自奋蹄”。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对当下企业管理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躺平”“内卷”等社会心态交织的今天,通威的发展故事展示了一种更为积极的生存姿态:奋斗不是被迫的应对,而是自我实现的途径;创新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内在的渴望。

主席曾指出,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工作,在公司搭建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贡献自己的力量,然后通过组织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分享其中的回报,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和产出。

鸡蛋若从内突破,叫内生动力,如凤凰涅磐;如果一味等待外力的敲打,那么可能成为别人盘中餐。这就是内驱力的重要性。

当前,通威正处在苦练内功、创新开拓的关键时期,需要激活更多“自奋蹄”的干部员工,来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要点燃精神火炬。功从苦中建。无数建功立业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所以,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尤其重要。心弱则志衰,志衰则不达。我们必须时刻充满一股工作干劲、一番拼命精神、一种必胜信念。就算前路泥泞,荆棘满布,也要不彷徨、不低头、不退缩,敢于顶着压力上,勇于朝着困难行。

要强化作风建设。作风优良,方能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增强攻坚克难“硬底气”。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弘扬“实干、实绩、担当”的优良作风,必须眼皮贴近地皮,双脚扎根土地,坚决破除不担当、不作为和“躺平”等不良习气;坚决摒弃得过且过、懒惰懈怠等消极行为,对标最高抓谋划,聚焦最好抓推进,锚定最优抓落实,真正下功夫、接地气、攻难关、解难题。

要事事追求一流。主席曾指出,把事情做到90%的程度够好了吧?但你知道0.9的10次方是多少?10个环节过后,结果仅有0.35。长期如此,企业就会变得平庸、低效,最后丧失竞争优势。所以,成功的关键是博学、认真,加上持之以恒!

主席教导我们,如果每天进步1%,一年后就是原来的38倍;反之,如果每天退步1%,一年后只有第一天的0.025。时间只是土壤,行动才是养分。因此,只有勤于给自己施肥,才会茁壮成长。

今年通威集团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成为光伏和水产两大行业全球唯一连续三年上榜企业。

榜单发布之际,通威各板块各公司正召开半年度会议,全面深刻盘点上半年“答卷”,求真务实部署下半年工作,吹响了新一轮冲锋号角。

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奋楫,发展路上仍有“娄山关”要夺,攻坚深处还有“腊子口”须破。正如主席教导我们,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只要行业里有人比你做得更好、更优秀,你就落后了,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

心态决定状态,信念决定未来。主席表示:“有这样的信念与本事,我们就能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全体通威人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光伏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扛牢责任、尽锐出战,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奋斗精神,踏坎坷、过险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