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作者:冯静
在浩瀚的追光之旅中
每一颗星辰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于筑梦的伟大征途上
每一位通威人都是前行路上的灯塔
他们是以勤勉铸就辉煌的匠心者
他们是用汗水浇灌希望的耕耘者
他们是以智慧点亮未来的追光者
他们是用责任撑起天空的担当者
榜样不遥远,力量在身边
让我们携手并进
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让榜样之光
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本期《通威人 | 身边的榜样》
一起了解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电池二厂B班的奋斗故事
“团队不是人数的叠加
而是把每个人的潜力拧成一股绳”
眉山公司电池二厂生产主管
彭全勇望着生产线旁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说道
二厂B班是本月全公司
五型班组评比第一名
这支班组
上月创下了单班极限产出的新纪录
比提产前增长15.4%
成为班组里名副其实的“效能标杆”
生产背膜资深组长刘仕福介绍
B班退火组目前编制11人
实际每班出勤9人
人机比达到1:3
班组以
“文化育人才、机制抓落实” 为目标
通过技能培训
产能优化
安全管控等举措
将单机日产能提升至8.09万pcs
利用率达到100%
42项创新建议落地见效
91%的员工享受技能津贴
7月是通威太阳能的“人效月”
B班退火组打破固有思维
整合小工序
将退火和ALD合并
由一个组长管理
员工同时具备两种技能
达到人效提升
成为五型班组建设的典范
01 组长陈存:早会的“管理经”
跟随刘仕福走进车间
正好赶上退火组的“每日早会复盘”
组长陈存面前已经站满了人
这个每天15分钟的早会
是他将管理落地的 “主战场”
“进入机台清碎片
安全帽、护目镜、防割手套缺一不可”
班组早会
陈存总有个固定环节
“安全一分钟”
要么复盘近期隐患
要么抽查消防器材使用规范
“安全是1,其他是0
这根弦不能松”
这是他常常挂在口中的
如今班组保持着
“0稽核、0投诉、0安全事故” 的纪录
早会的反复强调功不可没
他说安全管控
就是常把隐患说在班前
为了强化品质意识
陈存在早会设了 “品质红黑榜”
红榜贴优秀操作名单
黑榜放返工案例照片
现在班组 “不接收、不制造
不下传不良品”的口号
已经变成了每个人的肌肉记忆
检测岗发现瑕疵品
会主动追溯上道工序
进一步提升全员品质意识
陈存带领团队进行早会复盘
陈存将每日KPI定得十分详细
细到能拆成 “秒” 和“片”
比如把 “单班产能150万”
拆解为“每小时产出18.75万”
再细化到“每机台每分钟出35片”
早会上他会逐个核对
这种“锱铢必较”
让产能从2月的6.2万
稳步涨到7月的8.09万
他说:“KPI不是‘鞭子’,而应该是‘导航’”
02 副组长郭聪:在创新中破解难题
产线上
副组长郭聪正带领
班组成员和设备组一起
完成创新改善
“双磁开感应器”的最后调试
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
能让机械臂抓蓝的稳定性提升40%
减少自动化故障导致的停机
“小创新解决大问题
这是我们的工作法宝”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作为班组创新的“主心骨”
郭聪和班组团队完成了多项关键改进
此前
吸盘抓取硅片时经常出现插碎
划伤的情况
导致碎片率居高不下
他们经过仔细观察发现
吸盘吸附时会带入细小杂质
于是团队提出“吸盘对向吹扫”方案
在吸盘两侧加装微型气嘴
抓取时同步喷气清理杂质
这项改进让碎片指标显著改善
每月减少返工损失超万元
郭聪细心整理数据
针对相机误判误报问题
郭聪还带领团队新增来料相机反光板
提高了检测精度
为解决设备异常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班组整理出《常见故障处理手册》
包含32种报警代码的快速排查方法
让小故障复机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
退火组开班至今
已提报通过42项合理化建议
OEE利用率持续提升
03 多能工王婷:哪里需要去哪里
多能工王婷
此刻正全副武装蹲在机台内
用镊子夹起一片碎片
她能熟练操作14台设备
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这是我们的常态”
她边检查机台边说
“省人不是目的
育人才是根本
是在把每个人的价值放大”
陈存补充道
王婷的成长轨迹正是
班组 “育人才”理念的生动体现
刚入厂时
她只负责单一机台操作
在班组“组长帮教一对一”
培训机制下
通过工艺培训掌握了
方阻测试及舟内取片手法
通过设备培训学会了常见故障处理
现在
她不仅能精准把控退火工艺参数
还能独立完成ALD机台的调试维护
成为班组里的“全能选手”
“她处理异常时特别冷静”
组长陈存评价道
一次夜班
机台突然出现异常
王婷凭借扎实的技能
10分钟内就判断出是温度传感器偏差
及时调整参数避免了整批料报废
作为技能津贴获得者
她还主动承担起新员工培训工作
带出3名能独立操作的徒弟
为班组人效提升注入了新动力
王婷熟练操作设备
在公司“人效月”的推动下
B班退火组的实践提供了生动范本
通过陈存的早会管理
把安全、人效、品质等目标
拆解成可执行的日常动作
通过郭聪和团队的创新突破
让小改进积累成大效益
通过王婷这样的多能工
让团队弹性应对产能波动
正如彭全勇所说
“好的管理不是喊口号
人效提升的核心
是让每个管理环节都接地气、可落地
就像陈存那样
把每个指标都种在班组的日常里
让它慢慢发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