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作者:金运彤
在浩瀚的追光之旅中
每一颗星辰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于筑梦的伟大征途上
每一位通威人都是前行路上的灯塔
他们是以勤勉铸就辉煌的匠心者
他们是用汗水浇灌希望的耕耘者
他们是以智慧点亮未来的追光者
他们是用责任撑起天空的担当者
榜样不遥远,力量在身边
让我们携手并进
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让榜样之光
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
本期
《通威人 | 身边的榜样》
一起了解
通威太阳能科技金堂基地
组件二厂设备部助理工程师张凯堂
的奋斗故事

在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
组件二厂的层压工序
组框机正以崭新的节拍平稳运行
每一次精准的抓取与组装
都印证着一段从
“萌新启航”到“设备守护者”
的成长轨迹
2023年7月
张凯堂以启航集训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
加入通威太阳能科技金堂基地
短短两年间
便完成了从初出茅庐的技术员
到独当一面的助理工程师的华丽蜕变
用实干与思考在设备阵地上
书写着自己的成长篇章
01从“看中学”到干中悟”
“你要先学会看
再去学会做
要把眼睛看到的情景
转化为手上操作的技术”
这句来自初入职场时同事赵海栋的教诲
张凯堂至今铭记于心
这也是他职业启蒙的第一课
从仰望车间里庞大机器的震撼
到沉浸于设备维护的细节
他快速褪去了学生身份的青涩
秘诀就是“积极请教”
与“勤于实践”
老员工维修时
他不再急于发问
总是先静静观察
在别人忙完后再带着思考进行提问
将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这种“先看后做”的沉淀
让他迅速成长
2024年7月
他已能独立处理
层压至包装段所有常规异常
他依然清晰记得
第一次独立处理紧急故障时的情景
在清洗房更换一个行程开关
“当时肯定很紧张”
他回忆道
“但当把所学到的经验转化为实践
独立拆除重装开关
看到机器重新正常运行的瞬间
确实是成就感爆棚”
同事们赞叹的目光
也让他内心涌起一丝小骄傲
这枚“勋章”标志着他
已真正成为一线设备维护团队中可靠的一员
随着能力被认可
他在2024年10月开始
负责A班层压-包装段的设备与人员管理
并完成了从技术员到助理工程师的晋升
职业生涯迈上新的台阶

张凯堂进行设备操作
02
向逻辑与创新要效益
独立处理异常是基础
张凯堂更擅长
从程序和逻辑源头根治问题
面对组框机爆件风险与节拍瓶颈
他深入剖析其控制逻辑
“原先的逻辑是组件进入
边框落下后才进行真空检测
这本身就存在爆件风险”
他分析道
他推动修改了供料优先逻辑
与真空检测逻辑顺序
让设备“先检测真空
再决定是否落料”
这一革新
使得单台组框机节拍提升2至3秒
同时将爆件风险成功压制到趋于0
这种创新思维
同样体现在撕胶带机的改造上
针对撕胶带良率一度低于90%的困境
他主导了一场“三管齐下”的革新
更换机头结构与勾爪提升基础良率
新增扭矩异常报警
实现未撕组件自动顶升
由人工补位
基本达成“零胶带漏撕”
创新性地设置未撕组件NG堆栈
作为缓冲地带
确保线体流畅
这套组合拳下来
撕胶带良率稳步跃升至98%左右
成为清洗段产能突破2500托/班次的坚实保障
整个第三季度
他累计推动落实了
9条TQM改善和11条安全改善
装框段经他优化后
整体节拍提升0.5~1秒
单线产能突破2600大关

张凯堂进行设备检修
03
从”优秀个人“到”团队引擎“
从“自己埋头干”
到“带着一群人干”
是张凯堂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成长
“你如果还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维修工
肯定做不好管理者”
他深刻意识到
管理者需要通盘考虑
不仅要解决问题
更要根治问题
减少其发生频次
他践行着初入职场时导师王玮的教导
“情商很重要”
在与新人沟通时
他会先通过观察其工作状态
和与他人交流的方式
判断其性格类型
再选择适合的沟通方法“
只要打开了话匣子
基本不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
他更是“教学相长”理念的
受益者与推动者
在带教3名学员的过程中
他发现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也会受限
一次安装机核实压影异常
他和团队习惯性地
从安装机本身找原因
而一位新人却另辟蹊径
提出观察前道引出线状态
来确定受压位置“
我们觉得很有道理”
张凯堂坦言
“固有的思维会影响
对新奇想法的接纳
现在需要新鲜血液来打开我们的思想”
他将带教视为梳理和提升
自身知识体系的契机
致力于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的共同财富

张凯堂与同事交流经验
回顾在通威的成长之旅
张凯堂的感悟朴实而深刻
“在学校学的都是别人总结的经验
只有通过自身实践去印证
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硬实力”
这位设备阵地上成长起来的
“攻坚尖兵”与“良师益友”
正以“优于昨天的自己”为信条
在守护产线高效平稳运行的征程上
继续挥洒着青春的汗水
也点亮着更多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