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25年第四期

要闻版:
科技引领 创新赋能 绿色发展 2025第九届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在蓉隆重举行
2025-04-08 · 作者:钟继辉 · 0阅读

  3月25-28日,以“科技引领 创新赋能 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25第九届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隆重举行。今年全新升级的大会以“高规格、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组织开展主会议及平行会议等活动17场;海内外重要领导嘉宾、企业代表近1500人出席,100余位院士专家巅峰对话,700余家水产全产业链领先企业积极参与;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等50余家权威主流媒体联合报道。大会在同期活动、院士专家、外籍嘉宾、参会企业等方面开创了大会举办以来多项历史纪录。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视频致辞表示,建好“蓝色粮仓”、端牢“粮食饭碗”,中国水产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中国国际水产科技大会连续举办了九届,成为展示中国及全球水产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的重要平台和促进水产行业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大会聚焦“科技引领 创新赋能 绿色发展”的主题,进一步深度挖掘水产科技创新潜力,加快培育水产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水产行业更快更好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中宣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世明致辞表示,我国人多地少,为保障人民群众吃得饱,中国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把土地使用得很充分,不仅种地的人很忙,土地也很忙。长期只种地不养地,土地里的营养转移到粮食的越来越少。对此,要善养土地,让土地积蓄更多的能量,才能支撑生命的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业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还可以肥沃土地,为人类持续发展提供空间。因此,发展水产养殖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希望通威等优秀企业和广大从业者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原大使,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办公厅主任广德福致辞表示,保障食物安全,解决好吃饭问题,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解决好未来的食物需求问题,要在大食物观的语境下进行思考,水产领域大有可为。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来临,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水产行业要以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驱动,强化科技支撑;以产业链为载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开放为前提,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行业发展动力,推动我国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致辞表示,202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366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自改革开放以来,水产行业用有限的资源提供了14亿中国人三分之一的蛋白质来源,而且只占用了7%-9%的饲料产量,这是水产人的骄傲,也是中国在持续发展食物的“量”、“质”方面对自身和人类的贡献。所以,从生存权看,人类食品广义、狭义、健康的安全都有全体行业同仁曾经、现在的努力。从发展权看,依靠化石能源驱动人类GDP的快速增长,不仅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在国内外光伏同行的共同努力下,使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来并快速成为人类可补充且赖以永续生存和发展的新能源。(详细报道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