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期

3月20日,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接连传来佳讯,通威TNC、THC高效组件再次刷新纪录,再一次展现了厚积薄发的技术实力。作为通威的技术引擎,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全面布局TOPCon、HJT、xBC及钙钛矿/晶硅叠层等未来主流电池与组件技术,为通威光伏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与强劲的研发动力。未来,通威将依托雄厚的研发实力,不断推动行业技术发展,持续探索并拓展光伏技术的行业边界,不断深入光伏技术研发创新之路,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通威力量。
790.8瓦!25.46%!
通威THC-G12异质结组件11次刷新纪录
3月20日,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宣布,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在2384*1303mm标准组件尺寸下,通威THC -G12异质结组件最高功率达到790.8瓦。全面积组件效率达到25.46%,是目前权威第三方测试的晶硅组件全面积效率的最高值。
通威光伏技术研发团队始终保持力争上游的工作态度与精神,在距2月21日发布的783.2瓦的纪录突破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电池与组件技术的再度融合创新突破:电池技术方面,采用背抛技术、边缘优化及细线化等技术,推动电池效率取得突破性进展;组件技术方面,采用通威908无主栅互联技术、超高通量光利用以及超低损线传输等先进技术,实现组件更高的光利用及更低的传输损耗。双效叠加,顺利助推THC-G12异质结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5.46%。本次突破是通威异质结组件自2023年以来第11次创下异质结功率纪录,也是自全球创新研发中心2024年6月建成以来第3次创下异质结功率纪录。
通威作为异质结技术的行业标杆,早在2018年就开始布局异质结技术研发。成功打造了国内首条吉瓦级异质结产线,并着手布局行业首个异质结G12半片项目;实现行业首条双面微晶中试线开发。目前,在铜互连技术方面,通威也已形成行业领先的可吉瓦量产的铜互连整体方案。双面微晶技术、铜互连无银金属化、908组件技术等已形成通威异质结技术核心竞争力“三板斧”,持续推动异质结行业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
25.28%!
通威TNC高效组件功率及效率再破纪录
当天,通威股份光伏技术中心同时宣布,经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测试,在2382*1134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R组件正面功率达到682.8瓦(较目前市场同版型量产主流功率提高约60瓦),转换效率达25.28%;在2384*1303mm标准尺寸下,通威TNC-G12组件功率达到778.5瓦(较目前市场同版型量产主流功率提高约60瓦),转换效率达25.06%,再次刷新了TOPCon两种主流版型的组件效率和功率纪录。
相对于通威2024年12月底的TNC组件功率纪录,本次纪录突破主要归功于通威光伏技术研发团队对TNC电池+组件技术的深度创新融合,以其管式PECVD poly沉积、Poly Tech、EPT钝化、钢网印刷等技术,组件光学、电学设计的适配优化,同时叠加组件高通量密排技术,顺利推动TNC-G12R 66版型组件功率提升超过19.3瓦,效率提升0.72%;TNC-G12 66版型组件功率提升15.1瓦,转换效率提升0.48%。本次突破是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正式建成投运以来,第2次突破TNC组件纪录,距上次纪录突破仅隔3个月,通威技术引擎的强大动能再次得到深刻印证。
通威积极布局并深耕TOPCon技术,为行业技术发展不断注入通威力量。通威主导完成行业首条G12 PECVD Poly电池中试线技术开发,率先在行业内推行大尺寸PECVD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并实现了在TOPCon电池制造技术环节的创新突破与领先。截至目前,PECVD解决方案在852GW的太阳能电池产能中占据了56%的市场份额。2023年,PECVD技术荣登光伏知名科学期刊《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PIP)年度及月度封面文章,并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认可与转载。同年,通威“高效硅钝化接触太阳电池(TNC)技术”入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3年度光伏行业创新成果推介目录》,成为行业内唯一入选的TOPCon电池技术。2024年,通威太阳能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荣获“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认定,实现了太阳能电池在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名单中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