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速递丨“党务”和“党建”有啥区别?
2025-04-2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些年,各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果显现。但是,仍有基层党组织在工作中陷入将党建等同于党务的认识误区,把二者混淆。

901da3de38d818bf187ad49b23c1db83.png


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没有党建,党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党务,党建就缺少了呈现形式。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不少基层党组织往往在日常工作中,将党建工作完全异化为党务工作者的工作。党章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党组在抓党建工作中的责任任务,其中写明了党组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讨论和决定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发展党员、处分党员等重要事项等内容。必须明确的是抓党建不只是党务工作者的事,负主要责任的是党组织,党务工作者是执行者。


基层党务工作连着党建工作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有的放矢处理把握好二者关系,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党务工作要始终以党建思维为指导。党务工作是党建过程中的具体呈现,党建则是党务工作的内容,党建工作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党务工作则更加具体,是实现党建工作的载体、形式、方法和路径。党务工作围绕党的建设开展一系列具体活动,比如,发展党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收缴党费、党员教育工作等。两者联系紧密,离开党的建设,就不存在党务工作,但是将党建工作狭隘理解为党务工作,谋划党建仅仅局限于党务活动,考核党建也是盯着党务的统计数据、台账资料等,反映出没有树立起“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这一重要理念。党务工作的参与主体是多元化的,工作范畴是全方位的。因此,在开展党务工作中必须始终以党建思维为指导,组织党员共同参与到党的各项建设中来,增强党员的参与度,积极推动党员主体发挥作用。党务工作是抓手,党建需要对党务进行统领,党建导向鲜明了,党务方能切实可靠。


注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创新。一方面在工作重点上创新,杜绝“喊口号式”创新,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既要充分了解本地实际情况,也要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积极收集群众需求,在兼顾适配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对治理形式进行创新。近年来,多地创新提出“党建+微网格”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优化党员联系群众的队伍,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服务质效。另一方面在工作机制上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是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建部门要努力创新机制,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摒弃形式主义,促进党建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增强党建实效。当前在创新基层党建过程中,要坚持在“传承延续”的框架下进行“创新发展”,并持之以恒。按照有关规定对党建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程序,用以指导和规范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