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9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起始于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但是事实证明并非海鲜惹的祸!混杂在市场边的野生动物门市最可疑,非常可能就是罪魁祸首病毒源,水产品绝对没有问题可以放心吃,非常时期更要提倡吃鱼吃水产品。
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有说法,“吃远不吃近,吃四条腿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不如吃一条腿,吃一条腿的还不如吃没有腿的”。没有腿的是广泛指日常养殖的鱼,其实虾、蟹还是有腿的水产品,这里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捕捞的鱼类资源,是生活在健康生态环境中的变温动物,几千年来,从未发现人鱼共患传染病毒性疾病,而人类和牲畜生活在陆地是恒温动物,生活在特定环境中,容易传染共患病毒性疾病。经过人类寻找选择培育的水产品,安全问题得到各方面监控保障,优质蛋白质能够提高大家免疫力,在这个特殊时期建议多吃鱼!
就目前吃的健康角度来讲,鱼毫无疑问是我们现在能吃到的动物蛋白里最好的一类;鱼具有很高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相当于大家吃深海鱼油的功效,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脂,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第三,鱼里面的卵鳞脂和脑鳞脂也是小孩发育的重要成分,吃了能够提高智力水平;第四,鱼类生活在水里,是变温动物,几乎不存在人鱼共患的疾病,一些陆生野生动物由于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中,常会携带大量的细菌病毒,容易给人类带来疫病;第五,鱼对饲料的能量和效率的转换是最高的,同样多的资源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基本上可以产出30%以上的优质蛋白。
水产养殖将成为最赚钱的行业!
未来10年鱼价将快速上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最新的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报告中指出,根据模型计算出全球鱼虾价格将会逐渐上升。
该部门表示未来十年里,全球鱼类价格将处于上升通道,水产品消费市场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人口增涨、耕地限制的因素使全球对蛋白质等水产肉类需求的增加是驱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另外报告特别指出中国消费因素不可忽视,尤其中国渔业政策为保证海洋及环境可持续性,其江河湖海的捕捞渔业产量会逐步下降,与此同时养殖渔业在成本(人工、饲料、能源等)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产量增速也会减缓。
产量的提速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增加,将会刺激水产品价格在中国上涨,由此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全球价格产生影响。据粮农组织表示在预测期内养殖产品价格平均价格将上涨19%,江河湖海的捕捞产品(食用)价格将上涨17%,总体来说相对于2016年,到2030年国际交易鱼类的平均价格上涨25%。
全球水产贸易中的中国角色
在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制定了渔业和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和政策。
该政策很大程度上致力于解决中国当前所面临的食物供给挑战,如耕地减少、水产养殖在小型生产者间的资源分配、海洋资源的匮乏以及江河湖海的捕捞渔业的产能过剩,这些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来说都亟待解决。
规划改变了以往对生产的侧重,强调渔业生产的可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产业包括水产加工业结构,从供给侧改革。
对于水产养殖业,政府的政策旨在实现可持续的、更健康的生产,更好地与环境相结合。对于捕捞渔业,该政策旨在通过许可、产量控制和减少渔民和渔船数量来限制捕捞能力。
粮农组织指出,如果该规划和其他改革得到充分实施并实现了目标,预计中国水产养殖产量的增长率将会放缓,其捕捞渔业产量将大幅下降29%,水产养殖在中国水产品供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到2022年水产养殖增长强劲
目前,全球水产养殖增长趋势较强,据预计将到2022年全球水产需求的激增以及江河湖海的捕捞的减少是推动水产养殖增长的主要因素,另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物流系统和贸易设施的改善,为水产养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零售行业的增长也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Technavio预测在2018年至2022年的5年期间,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6%。该报告指出的该行业前景光明的其他关键因素包括水产养殖系统的改进、可持续做法和物种多样化。通过多渠道加强水产养殖,目前水产养殖业价值1802亿美元(1548亿欧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242亿美元(1926亿欧元)。当前,养殖海产品总产量为7481万吨,随着对海产品需求的增加将推动生产,水产养殖将超过捕捞的鱼类市场。
在扩大市场份额的进程中,水产养殖业也在扩大新物种的养殖。在报告中提到的新的水产养殖物种包括鳍鱼类,例如大西洋白姑鱼、高体鰤、大西洋多锯鲈、黄鳍金枪鱼等,也开始实现规模化养殖。
一场革命,从供给端到消费端
到2022年,尽管行业将更多地从增长模式转向成熟,但是全球市场中部分零散的市场结构将变得更加分散。报告预计,到2022年水产企业创新能力将持续保持高水平,中小企业间的并购活动将频繁进行,全球海产行业面临颠覆性变革。
对于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海产品消费量最近已超过猪肉,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海产市场起到一定影响。现代消费需求的激增以及无鱼不成宴的传统,使中国海鲜消费体量成倍增加。
巨大的市场吸引着众多的海产供应国,包括加拿大、智利、挪威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渴望向中国市场出售海产品。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市场。UndercurrentNews报道称,由于中国大幅降低进口海产品的关税,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夏季休渔期对海产品的需求影响不大,大量进口海鲜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休渔的空余市场。据海鲜新闻网报道,中国新零售超市进口活海鲜的数量增长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