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人丨身边的榜样:拒做“差不多先生”,争做班长最优解
2025-08-06
作者:吕亚群 吴鹏

在浩瀚的追光之旅中

每一颗星辰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于筑梦的伟大征途上

每一位通威人都是前行路上的灯塔

他们是以勤勉铸就辉煌的匠心者

他们是用汗水浇灌希望的耕耘者

他们是以智慧点亮未来的追光者

他们是用责任撑起天空的担当者

榜样不遥远,力量在身边

让我们携手并进

从他们的故事中汲取力量

让榜样之光

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本期《通威人 | 身边的榜样》

一起了解永祥光伏科技生产二厂UY工段三班班长刘燕琴的奋斗故事

bce032c9670e1eca161aa2985c659e6c.png


光伏行业寒气未散

暗流涌动

在永祥光伏科技的车间里

单晶炉台

闪烁着橙红的光

滚烫却汹涌

生产二厂UY工段

三班班长刘燕琴就站在炉前

眼神专注如针尖

她深知每一次液流的微小波澜

都可能让那根承载着能量的晶棒骤然断裂


01

警报声中的觉醒

2024年3月

刘燕琴调至生产二厂单晶制造UY工段

迎接她的不是新环境的期待

而是工段炉台放断率

居高不下的沉重压力


面对困境

有员工小声嘀咕

“数据压到公司平均线就得了”

“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这警报听得人心慌”

“能‘差不多’达标就谢天谢地了”

附和声里透着疲惫和无奈


然而这些话

在刘燕琴耳中分外刺耳

她眉头紧锁

目光扫过一张张

写满焦虑的脸庞

几天后

她抱着厚厚一摞

记满了密密麻麻数据的手写记录本

步履坚定地走进工段会议室

她将记录本重重拍在桌上

指尖敲击着记录本

声音不大却十分有力

“别小看这0.1%!” 

她环视众人语气

不容置疑一个炉台一天

因为“差不多”浪费0.1%

十个炉台呢

一百个炉台呢

一年365天累积

下来那就是巨大的产量损失

每一次警报响

每一次断线

都是真金白银

这个“差不多”是要人命的

我们不能习惯它

更不能纵容它

ae02697b8891c3d2196bab0eb109aab8.jpg

刘燕琴在调试设备



02

向“差不多”宣战

面对单产提升的困境

刘燕琴选择向“差不多”宣战

工段长组织班组长现场讨论

从炉台切换、新系统转化到员工操作

数十个因子被反复审视

传统的肉眼判断液口距

在刘燕琴看来已是迟到的警报


“能否在断线前就摁住那根导火索?”

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闪现

用“NZ”方式主动吸附清除杂质

能否提前化解风险

征得领导同意后

刘燕琴在班组炉台展开小规模实验

每一次操作都谨慎

每一次等待都专注


理想丰满

现实却骨感

当“NZ”首次提出

迎接刘燕琴的是21天连轴转

38次试验失败

以及年轻团队的不解与沮丧

然而经验会说谎

数据却从不骗人

断线数据终于开始下降

刘燕琴的“数据之矛”刺穿了经验的壁垒

这微小的胜利如同星火

渐燃起团队的信心

仅仅一个月

工段放断率就下降了5%


对于刘燕琴来说

提出“NZ”概念只是第一步

真正落到操作上

她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手

但爱学习、肯钻研的劲头

让她总能快人一步

当别人还在摸索

拉出的晶肩宛如

形态各异的“艺术品”时

刘燕琴已率先掌握精髓

她协助工段长迅速建立起

严谨的“NZ”工艺操作标准

将缥缈的“艺术品”化为可复制的技术


03

从质疑到信服


当“NZ”工艺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刘燕琴才意识到

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看到放断率实实在在下降了5%

部分员工紧绷的弦松了下来

一种“可以歇歇了”“够好了”的

“躺平”心态悄然滋生


“降5%够好了 何必较那个劲”

一位年轻员工私下嘀咕的话

再一次传到了刘燕琴耳中

她没有直接批评

而是在一次班后总结会上

指着这位小伙子脚上崭新的名牌球鞋

温和却有力地反问

要是耐克厂在粘鞋底时

也想着差不多

而差了5%的胶水粘合度

你这双鞋能经得起

一场激烈比赛的全场奔跑吗

小伙子顿时语塞

脸微微发红

这个生动的比喻

像一记警钟敲在大家心上


新工艺推广的最大阻力

并非技术本身

而是人们根深蒂固

的操作习惯和思维惯性

这堵“无形的墙”横亘在面前

刘燕琴深知强制命令收效甚微

她再次扎进现场

哪个炉台操作遇到问题

她就出现在哪个炉台旁

她将复杂的“NZ”工艺原理掰开揉碎

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解

更不厌其烦地亲自示范

用一次次成功的实操

和前后对比鲜明的数据说话


新工艺不仅能有效降低断线率

更能显著提升

单根晶棒的长度和品质

直接带来单产的提升

实实在在的效益数字

最终融化了疑虑的坚冰

推动着新标准在工段内扎实落地

8708bc775ddd33d6ac54c39354a49b4c.jpg

刘燕琴在工作现场


04

玫瑰与暖阳


在工友宋俊武眼中

刘燕琴是朵“带刺的玫瑰”

工作时锐利

对己对人严苛

断线率高峰时

她几乎把车间当家

炉台旁的身影

成了工段最熟悉的风景

然而工装之下

她却是三班年轻人口中

温暖的“刘嬢嬢”

生活里的关怀

让班组的心紧紧凝聚

成为全车间最稳定的队伍


五月

历经一个月验证

数据再次证明

UY工段整体放断率下降5%

单产提升了5.8%

这背后是刘燕琴带领着团队

无数次俯身炉台的汗水

是将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


从2019年初入光伏行业

到扎根通威永祥

从单晶学徒到独当一面的班长

刘燕琴的足迹始终在炉台之间延伸

她身上有通威人朴素的信仰

在平凡的重复中

蕴藏着破局的密码

每一次对“差不多”的挑战

每一次对“不可能”的叩问

都如蛇行千里

虽无雷霆之势

却以每一步的坚韧

丈量着穿越寒冬的距离


“哪有什么奇迹”

“不过是在差不多的地方多走了三五步”

这是刘燕琴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她看来通威“蛇行千里,行稳致远”的智慧

正在于这千万次微小的精进

0362274d0870192e65534fa02b99993b.jpg

永祥光伏科技生产二厂UY工段三班合影


刘燕琴的探索

亦是通威探路者的缩影

在行业寒潮中

他们以炉火般的专注融化坚冰

在平凡的岗位上

不断拉直那条通往光明的晶线

他们不再坐等春天

而是用每一次对“差不多”的拒绝

一寸寸凿开了冻土

让属于奋斗者的春天

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