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8
7月5日,物业管理行业年度盛会——“2019第四届中国国际物业管理高峰论坛”在成都通威国际中心盛大启幕。围绕“推动标准化建设 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来自物业管理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物业领域顶级专家、领军企业家以及行业精英等1000余位重磅嘉宾齐聚蓉城,共同探讨物业管理行业的标准建设与升级打造,探寻新时代下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大咖们探讨了哪些行业热点?解读了哪些行业趋势?分享了哪些新锐观点?别着急,让我们一起回顾,2019第四届中国国际物业管理高峰论坛那些智慧碰撞的时刻!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放
陈放主席致辞
物业管理行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市场日趋成熟,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围绕物业管理行业当前面临的各项机遇和挑战,行业同仁们要深入探讨,畅所欲言,共同碰撞出新时代下物业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之道。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蓄势待发,工商联也将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的作用,推动物业管理行业标准化建设,为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
沈建忠会长作主题演讲
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在资本及技术深度融合、质量提升、标准化建设、诚信建设以及物业服务的外延内拓等方面成绩斐然,但也面临物业费市场价格难以调整等瓶颈问题,其背后是物业管理的专业价值和地位还未被社会完全认同和接纳,有必要重新梳理和认识。如今,物业管理专业价值渗透在每一个服务环节和管理流程中,也体现在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在重大突发事故的处置中尤为突出。其背后比拼的实际是企业的人才队伍素质,所以在向现代物业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物业管理行业将拥有越来越多高层次、领军型、专业型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面对未来的挑战,物业管理行业应做好自己,以为业主创造独特的价值为价值导向,从制度设计上规范各方行为,平衡各方利益,让管理更加简单有效,让服务体验更愉悦,更具价值。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
王鹏副会长致辞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党中央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标准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明确指出,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树立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于2018年的1月1日实施,拓展标准化工作的领域,标准化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正处在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实体升级的关键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下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此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好标准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作用;要推动标准融合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同时要注重标准化人才团队的建设。
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李长江
李总作主题演讲
当前,以标准化引领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趋势,但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标准化不是服务的终点,而是服务的起点,物业管理企业不应满足于基本的SOP标准,而要视服务为“浮标”,随业主要求的提升不断提高标准。以碧桂园的“浮标”管理模式为例,将“浮标”区分为场景触点、事件触点、管家触点三大关键触点,通过寻找触点推动服务由SOP向BOP升级。同时,物业管理企业应更加注重以高科技赋能行业,让业主体验再升级,让企业效率再提升,不断打造智慧社区人居范本。
雅生活股份副总裁兼雅生活物业服务集团总裁冯欣
冯总作主题演讲
标准化是物业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能的核心法宝,是行业持续做大做强、健康持续成长的基础。雅生活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事实上,标准化与人和岗位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认真扎实做好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的标准化培训,才能使得标准化有效落地。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标准化和个性化并不冲突,标准化和高科技的结合是为了提升效率。未来,物业服务行业必将是一片“蓝海”,雅生活将持续建设、完善高品质服务标准体系,在行业协会的带领下,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做好标准化,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北京中物研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熙
杨总作主题演讲
根据2018年的分析数据,中国物业管理市场呈现出快速资本化,“上市”高频出现,整体被资本市场看好,总市值呈大幅增长态势,经营规模持续上升,利润水平保持增长等现象。从中国物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多元战略转型进阶,增强品牌渗透性,品牌企业竞争中思变,服务呈特色化发展。对于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树立特色的品牌形象是物业服务企业的必由之路,建立企业特色的标签能够增强品牌的辨识度,且因其成长潜力较大、以及良好的口碑,成为数十万家的物业服务企业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可以使其在众多发展模式和发展状况相似的物业服务企业中脱颖而出。
劳达laboroot创始人兼CEO魏浩征
魏总作主题演讲
当前在企业组织重启的过程中,传统的劳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切换,市场将迎来了三重变化:直接雇佣转间接雇佣、“劳动报酬”转“经营所得”的激励模式创新及大转小的“内创业”组织模式变革。回归本质来看,组织变革重点要解决人的问题,其次是成本问题。人的问题解决了,成本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不能期待只通过改变结算的方式来实现组织重启,而应该将重点聚焦到劳动关系化、创新创业文化及政策导入、业务与团队分拆及层级式管控上。
克而瑞证券CEO谢骏
谢总作主题演讲
2014年,彩生活成为第一所上市的物业公司,截至目前已有13家物业公司登陆港股市场,整体市值规模为1100亿港币。从整体回报上来看,港股上市物业板块2018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6%,普遍高于其他行业,物业行业整体现金流也很健康。基于资本数据的调研,物业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并购频发,这一趋势可能会从2019年开始放缓。依托于社区物业的入口,高频的社区电商、高收益的租赁和房屋中介服务,以及高稳定性的toB物业工程服务这三类增值服务将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具有强大房企集团支持的公司、有机会发展成为全国性线下社区服务平台的公司,以及有较高回报率、业务在服务类型或者区域上具有一定特色的小而美的物业公司,将会更加受到市场青睐。